作者:梁金,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校。
本文已刊载于《教学考试》杂志(高考物理)2025年第1期。
板块模型既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模型,又是高考试题中的热点模型.以板块模型为情境的试题与«中国高考评价体系»中“四层”“四翼”十分契合,往往被赋予压轴题的使命呈现在试卷上.本文通过对哈三中一道月考压轴题的赏析及拓展,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板块模型,从而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.
原题赏析
试题评析
例题为斜面上的板块模型,一共设计了三问:(1)问体现为基础性,主要考查摩擦力以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,难度较小;(2)(3)问体现为综合性和创新性,情境复杂,思维链条长,主要考查整体与隔离等物理思维方法的灵活应用.试题亮点是将简单的匀变速运动规律、摩擦力、牛顿第二定律、物理思维方法等巧妙地融入情境中,除考查必备知识、核心素养外,重点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.
此题属于学习探索类情境,构思巧妙,设计新颖,区分度明显,作为压轴题充分展示了«中国高考评价体系»中“四层”“四翼”的核心内容.此题注重体现物理学科特色,突出问题情境设置;注重渗透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建构科学思维能力.此题能够达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,提高学生应试能力,锻炼学生应试心理和让学生正确评估自己的目的.
试题解析
拓展思考
结语
以板块模型为情境的试题层出不穷,我们并不能通过“题海战术”将其一网打尽.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以落实“四层”“四翼”为教学目标,要重视对高考试题以及典型试题的解析及拓展,引导学生深入思考,让学生在深度理解问题本质的基础上内化物理方法,提升思维品质.
作者:梁金,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校
来源:本文已刊发于2025年《教学考试》高考物理1
(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于《教学考试杂志》公众号。版权归属于原作者,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。如涉侵权,联系立删!)